• 姚静

    药剂系 教授
    领域:药物递释系统及其应用研究
    联系电话:
    电子邮箱:yaoj3@163.com
    办公室:江宁校区学院实验楼444室
    实验室:江宁校区学院实验楼429室
  • 1、教育经历
    (1)2000/09-2005/07, 中国药科大学,药学院,博士(硕博连读)
    (2) 1996/09-2000/07,中国药科大学,药学院,学士
    2、工作经历
    (1) 2015/03-至今, 中国药科大学,药学院,教授
    (2) 2012/06-2013/06,美国北卡大学教堂山分校,药学院,访问学者
    (3) 2009/07-2015/06,中国药科大学, 药学院,副教授
    (4)2005/07-2009/06, 中国药科大学, 药学院,讲师
    3、学术荣誉
    2020/07,江苏省科技副总
    2016/06,江苏省第五期333高层次人才培养工程
    2015/11,江苏省六大人才高峰高层次人才
    2013/10,江苏省第四期333高层次人才培养工程
    2012/12,高校“青蓝工程”优秀青年骨干教师
    4、学术兼职
    2022/06,南京药学会青年工作委员会委员
    2022/05,《药学与临床研究》编委
    2021/11, 江苏省药学会药剂专委会副主任委员
    2021/10, 南京药学会药剂与药理专委会副主任委员
    2019/10, 中国药学会药剂专委会委员
    2019/09,《Asian Journal of Pharmaceutical Sciences》青年编委
    2019/10, 《中国药科大学学报》编委
    2018/09,药剂学青年学者论坛专家委员会委员
    (1) 智能/多功能纳米制剂技术研究
    (2) 微粒制剂研发与产业化
    (3) 新型缓控释与速释制剂研发与产业化
    1、科研项目
    (1)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面上项目,82173754,基于“铁死亡激活-菌群消融”纳米药物用于乳腺癌肿瘤-微生物共生链阻断治疗的研究,2022-01至2025-12,55万元,在研,主持。
    (2)科技部,国家科技重大专项,2018ZX09721003-007-005,制霉菌素口腔凝胶临床前研究,2018-01至2020-12,213.78万元,已结题,主持。
    (3)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面上项目,81773655,基于胰腺癌的“定位减压修复瘤内血管”纳米药物研究,2018-01至2021-12,51万元,已结题,主持。
    (4)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面上项目,81173006,异性多药共靶区抗肿瘤靶向给药系统研究,2012-01至2015-12,60万元,已结题,主持。
    (5)江苏省“六大人才高峰”高层次人才项目,YY-001,抗肿瘤血管新生靶向纳米复合药物成药性研究,2016-01至2018-12,10万元,已结题,主持。
    (6)江苏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面上项目,SBK201322347,αvβ3受体介导的抗肿瘤血管新生靶向纳米药物研究,2013-07至2016-06,10万元,已结题,主持。
    (7)江苏省产学研合作项目,BY2020-412,注射型长效调释制剂的关键技术研究, 2020-11至2021-11,已结题,主持。
    (8)校企共建实验室项目,中国药科大学-南京泽恒医药产学研共建实验室--“注射型长效调释制剂”的关键技术研究,2020-04至2025-04,125万,主持。
    (9)校企共建实验室项目,中国药科大学-苏州朗科产学研共建实验室项目,2016-03至2021-03,125万,主持。
    (10)校企共建实验室项目,“缓控释制剂联合实验室”,2012-03至2017-03,30万元,主持。
    2、学术获奖
    (1)2018,江苏省科学技术奖二等奖,排名第四
    (2)2016-08, 江苏省优秀硕士学术论文指导老师,排名第一
    (3)2011-11,中国药学会-石药集团青年药剂学奖,排名第一
    (4)2007-08,中国药学会科学技术奖三等奖,排名第八
    3、专利转化
    (1)一种水溶性药物骨架缓释片及制备方法,专利权转让,南京斯泰尔医药科技有限公司,20万元,2017-06
    (2)一种天然活性药物-多糖靶向复合物的制备及其抗肿瘤的应用,ZL201310742883.9,专利权转让,南京科宁检测科技有限公司, 10万元,2019-05
    (3)两亲性熊果酸-多糖偶联物的制备及其在肿瘤治疗中的应用,ZL201310742882.4,专利权转让,南京科宁检测科技有限公司, 10万元,2019-08
    4、代表性科研成果
    成果一:利用小分子自组装技术制备了一种具有质子触发的亲疏水-尺寸转换特性及光热疗法(PTT)介导的肿瘤深部递送效应的瞬时转换纳米组装体。其具有长循环、肿瘤微环境相应型亲疏水及尺寸转换效应,从而达到连续贯穿RES清除屏障、靶细胞摄取屏障、肿瘤药物深层递送屏障等递药生物屏障的效果。该纳米组装体结合激光治疗具有良好的化疗与PTT联合治疗效果以及肿瘤深层药物渗透效应,且可以有效改善预后。(SCI论文和授权专利)
    成果二:设计制备了双单元纳米体系Gemini-like nanodrugs,包含纳米药物C-Lpep和D-LCA。其在血液循环中具有相似的稳定性和肿瘤分布特性,而进入微环境后,C-Lpep经基质金属蛋白酶触发释药以诱导巨噬细胞转化;D-LCA则通过σ受体介导的肿瘤细胞靶向发挥直接肿瘤杀伤作用,协同缩短促肿瘤血管正常化启动时间、延长正常化时间窗;亦可促进自身进入肿瘤深部而形成“自驱动”式“治疗-递送”正反馈体系,实现肿瘤微环境总体改善和抗肿瘤治疗效果增强。(SCI论文和授权专利)
    成果三:基于生物正交人工智能导靶技术构建实现精准肿瘤导靶的组合纳米体系,不仅可克服传统生物学主动靶向技术存在的受内源受体数量影响大、亚型多且异质性高、易饱和等技术弱点,还可实现多重级联反应与肿瘤联合治疗,具有高效靶向、协同抗癌及精准治疗等特点。该技术利用肿瘤细胞自身的分子机制来治疗癌症,实现以彼之道还之彼身,为新型多功能一体化靶向纳米复合药物设计提供重要依据。(SCI论文和授权专利)
    1.Xiong, H.; Liu X.Y.; Xie Z.H.; Zhu L.Y.; Lu H.P.; Wang C.; Yao J.*. Metabolic Symbiosis-Blocking Nano-Combination for Tumor Vascular Normalization Treatment. 2022; https://doi.org/10.1002/adhm.202102724. (Front cover, IF: 11.092)
    2.Yang S.; Chen C.; Qiu Y.; Xu C.; Yao J.*. Paying attention to tumor blood vessels: Cancer phototherapy assisted with nano delivery strategies. Biomaterials. 2021; 268:120562 (IF: 12.479)
    3.Xiong, H.; Wang C.; Wang Z.H.; Lu H.P.; Yao J.*. Self-assembled nano-activator constructed ferroptosis-immunotherapy through hijacking endogenous iron to intracellular positive feedback loop. J Control Release. 2021,332: 539-552. (IF: 9.776)
    4.Deng Y.; Jiang Z.J.; Jin Y.C.; Qiao J.N.; Yang S.; Xiong, H.*; Yao J.*. Reinforcing vascular normalization therapy with a bi-directional nano-system to achieve therapeutic-friendly tumor microenvironment. J Control Release. 2021;340: 87-101. (IF: 9.776)
    5.Xu C.; Yang S.; Jiang Z.J.;, Zhou J.P.; Yao J.*. Self-propelled Gemini-like LMWH-scaffold nanodrugs for overall tumor microenvironment manipulation via macrophage reprogramming and vessel normalization. Nano Lett. 2020; 20: 372-383. (IF: 11.238)
    6.Xiong, H.; Wang Z.H.; Wang C.; Yao J.*. Transforming Complexity to Simplicity: Protein-Like Nanotransformer for Improving Tumor Drug Delivery Programmatically. Nano Lett. 2020; 20: 1781-1790. (IF: 11.238)
    7.Qiao J.N.; Tian F.C.; Deng Y.D.; Shang Y.K.; Chen S.J.; Chang E.H.; Yao J.*. Bio-orthogonal click-targeting nanocomposites for chemo-photothermal synergistic therapy in breast cancer. Theranostics. 2020; 10: 5305-5321. (IF: 8.579)
    8.Xiong, H.; Wang C.; Wang Z.H., Jiang Z.J.; Zhou J.P.; Yao J.*. Intracellular cascade activated nanosystem for improving ER+ breast cancer therapy through attacking GSH-mediated metabolic vulnerability. J Control Release. 2019; 309:145-157. (IF: 7.901)
    9.Li Y.K.; Wu Y.Y.; Huang L.; Miao L.; Zhou J.P.; Satterlee A.B.; Yao J.*. Sigma receptor-mediated targeted delivery of anti-angiogenic multifunctional nanodrugs for combination tumor therapy. J Control Release. 2016; 228:107-119. (IF:7.441)
    10.Xiong, H.; Du S.; Ni J.; Zhou J.P.; Yao J.*. Mitochondria and nuclei dual-targeted heterogeneous hydroxyapatite nanoparticles for enhancing therapeutic efficacy of doxorubicin. Biomaterials. 2016; 94:70-83. (IF: 8.387)
    研究团队
    姚静 教授
    熊慧 副研究员
    博士后
    乔佳男
    博士研究生
    熊慧(2014级)、刘腾飞(2015级)、田烽椿(2016级)、Dickson Wande(2016级,留学生)、乔佳男(2017级)、尚云凯(2019级)、刘雨霏(2020级)、庄禾(2020级)
    硕士研究生
    李园珂(2012级)、肖燕(2013级)、吴园园(2014级)、田烽椿(2014级)、
    王彩立(2014级)、于瑶(2015级)、杜适(2015级)、唐林芳(2015级)、刘宇婧(2015级)、苏纳特(2015级,留学生)、颜蕾(2016级)、张萍(2016级)、徐程(2016级)、苏日娜(2016级)、蒋志杰(2017级)、刘小妍(2017级)、徐从轩(2017级)、杨杉(2018级)、邓雨荻(2018级)、樊万君(2018级)、陈世杰(2018级)、崔琴(2018级)、孙军娣(2018级)、常恩浩(2018级)、王子函(2018级)、耿逸云(2018级)、陈晨(2019级)、刘姝慧(2019级)、王宸(2019级)、葛雨(2019级)、张佳音(2019级)、章智为(2019级)、邱越(2020级)、金寅成(2020级)、吕帅(2020级)、孟月(2020级)、廖黎 (2020级)、王瑞雪(2020级)、黄彦凤(2021级)、杨亚莉(2021级)、张雨婷(2021级)、朱翔(2021级)、徐炀惠(2021级)、姚蓝(2021级)、廖溢晨(2021级)、周璐(2021级)、陈佳怡(2021级)、李欣荣(2021级)、史雨佳 (2021级)。
    Baidu
    sogou